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

職訓Day17

《順著天賦做事;逆著個性做人》
── 今天最想分享的一句話。
出自於黃老師〈生涯規劃〉上午課程。 

非常喜歡上黃老師的課,
原因呢就是老師有種莫名的.......幸福感染力。
老師的碩士論文題目訂為──《失業者的幸福感》。
沒錯,很勁ㄅㄧㄤˋ吧!
如果沒有強而有力的幸福後盾,
怎敢挑戰這樣課題呢?


認識自己難不難?那瞭解自己呢?
老師多次運用問卷調查的方式,
讓我們找出;找到;認識;了解;──關於自己的,
性格;特質;個性;專長.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。

生涯規劃五部曲:
1:對個人內在世界認知──知己,
2:對外在工作職場認知──知彼。
〈知己;知彼;百戰;百勝;〉
3:抉擇;
4:訂定目標;
5:行動。
先照著既定官方說法的上完課後,
老師問我們──你們覺得真的有需要做所謂的生涯規劃嗎?........
沒有長程;沒有中程;
起碼短程規劃自我是必要的。
老師的───幸福魅力,
來自於她時時保持正向態度,
也將正面能量帶予周遭的人。

下午是原本教我們機具設備的詹老師,
習做:猶太圈〈Bagel〉;芝麻麵包棒。
不像之前所有老師教法──先課堂詳實講解後再實地操作。
直接進入烘焙教室;秤完料後;
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進行。
先不要問問題,先照著做,做完再討論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我是有點慌了手腳趕緊補上前面動作,
好像也有很多人有點.....不知所措的樣子。
因為以往的方式是:
攪拌機──打多久;
烤箱───開幾度;烤多久;
都是數字標準化的方式。
當然所有老師一定都會加以解說──﹝狀態問題﹞,
再予增減時間溫度等等。

這邊問一聲───老師要打多久;
那裡問一句───老師沒上色怎麼辦........
中間補上個───老師我這樣行嗎........

當所依附的數字標準沒出現時,
你要怎麼辦?
今天上課狀況有點就是這樣,
因為不習慣這樣的方式吧?

今天老師只有要求我們要學會的──
看麵糰的光滑度。
後來才發現,
其實這也就是老師教學法的重點吧!

做過再提問────
先講過再做────
這兩種方法的差別在哪裡?

有點回歸今天早上的主題───
生涯規劃到底需不需要?
有人千規萬劃,抵不過無常之一瞬;
有人沒規沒劃,Just do it,平安喜樂過。

找到你自己;調整你自己。
如同幾位老師們都說:
『機器是死的,你要學習去駕馭,而不是被機器所奴役。』
其實詹老師的方式,
讓自己───【活起來了】──的感覺吧?
不再是『數字規──格』,
帶著點『個人風──格』。

忙亂之下所拍的所有照片都是模糊的,
奇怪的情緒真的影響著所有的行事喔!
雖然把今天定位為混沌之日,
寫完卻又覺得真是很棒的一天呢!!!

4 則留言:

  1. 對雖然起摩子不佳,但回想家想想,詹老師的教法對我來說才是會讓我深刻的了解到錯誤在哪,又作對了什麼。 律華..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所以沉澱是化解的力量。昨天大家亂時所說的話,再和今天比一比,多了甚麼?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多了今天ㄚ...........哈 .^^.

    回覆刪除

留言者,請留名。